裝修知識 防坑攻略

葵涌工厦变㓥房王:乱如城寨 隐藏80户住200人

 

【橙讯】牛头角迷你仓发生夺命大火,引发违例工厦危机,据《星岛日报》调查发现,葵涌一幢工业大厦内多个单位,被改建成逾80间㓥房,住客疑多达200人,甚至连后楼梯也有人居住,混乱情况如昔日城寨,可能是全港住户最多的工厦,惟大厦内防火措施严重不足,又设有3间迷你仓、大量货仓和食品厂,而多层走廊更布满易燃杂物,一旦起火后果堪虞。

违例工厦充斥,引起全城关注!自今年6月迷你仓四级大火导致两名消防员殉职后,政府随即展开打击违契及违例工厦行动,其中消防处截至上周日共巡查了737间迷你仓,向53间违规迷你仓发出221张“消除火警危险通知书”,问题包括阻塞窗户和消防喉辘等;屋宇署也揭发不少“住人”㓥房,惟仍有“漏网”工厦,《星岛日报》经3个月侦查,发现葵涌石建街建兴工业大厦疑是其中“表表者”。

1972年落成的建兴工业大厦,楼高19层,连地库共有20层,一梯四伙,一、三、十楼分别有单位被分建成㓥房,合共逾80间,当中不少房间供人违契入住,住客估计逾200人,可说是工厦“㓥房王”。

该报记者借词租㓥房,日前由地产经纪带领前往该厦3楼一单位睇楼时,发现单位门外挂有永X公司门牌,入内后竟发现这个约5000呎的单位内,被分拆成20多间㓥房,当中只有一间㓥房尚未租出,经纪开锁入房连忙推销:“220呎,有冷气、有厕所、有窗,月租4700元,这价钱租唐楼住,连转身的地方都无!”

租户大部分人正轮候公屋

翌日,记者在3楼守候多时,目睹多名住客出入,但众人均拒绝回应㓥房“住人”问题,纷纷急步离去,其后终从一名住户口中获悉,该单位已改建为多间㓥房出租4、5年,当中三分之二租户均在此居住,大部分人正轮候公屋,“你看,这里走廊放满木梯、胶板,消防喉生锈,一旦起火随时有杂物堵塞,但害怕亦无用,总比露宿街头好!”

一楼同样是㓥房住客集中地,该楼层一个没有门牌的单位,竟被分成42个房间,同时亦各自有独立邮箱。租客须按密码锁出入大门,再开锁进入自己房间,当中有房间外放了多双男女装鞋子,记者其后向手持蔬菜折返的约50岁夫妇查询,该名姓洪妇人承认,已在此居住一年,每月租金、水费和电费共约五千元,“等“上楼”(入住公屋)已几年,等到就不用怕政府封楼!”

㓥房林立,有业主疑见有利可图跟风抢建,近日十楼一单位有工人装修十多间㓥房,大部分已完工,记者随地产经纪睇楼时,获悉已租出三、四间。

根据公司注册处资料,三个楼层的㓥房单位分属不同业主,其中十楼的业主为一家实业公司,老板姓林;一楼㓥房业主是姓罗女子持有的公司,该公司于四年前以一百万元购入单位。

除了证实该三个楼层有住客,该大厦另有两个单位被改建多间㓥房,声称出租写字楼或仓库,记者向多名出入的租户查询,众人拒绝回应是否有人入住,但其中一单位却贴出业主去年五月底发出的告示,称有人去年初疑违反租约入住,警告可收回单位并拒绝赔偿。

除了㓥房,该大厦12楼后楼梯内,被人放置了一张铺上床褥的单人床,又放置了凳子、背囊、男性衣服、须刨、食水和一碗吃剩少许的饭菜,有工厦租户透露,有单身男子在此入住。

住客众多,生火煮食已有风险,加上大厦没有自动洒水系统,又开了三间迷你仓、多间食品厂,以及大量仓库和写字楼,多个楼层的走廊、防烟门旁堆放了大量易燃胶板、木料、家具等杂物,不少工人和住客更公然在走廊、后楼梯吸烟,部分灭火筒更过期多年,一旦失火随时酿成严重伤亡。